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太极观真
用身心感知世界

第六次参加名家讲堂的体会

-----记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的学习

河南新乡学院 邓一琳

2013年大讲堂第一次开设了太极理论研修班,我有幸参加了该班的学习。说有幸,理由有三:

一是研修班的教学内容正是我所渴望了解的,即从太极拳的根基理论上进行挖掘与整理,指导我们从根本上来了解何为太极拳,从而知道如何来修炼太极拳。

二是此次讲课的老师们令人尊敬。有三位老师,节节课都在课堂上。李建伟老师,太极水平堪称一流,是有真功夫者,他曾得到五位太极拳界顶级人物的言传身教。这五位人物是:田秀臣(是其入室弟子),冯志强,陈照奎,李经梧,李忠荫。第二位是康伟老师。他是此次太极课程的主讲。康老师从7岁开始习武,十五六岁开始学习太极拳。自22年前康老师开始研究太极拳的理论。二十余年来,他把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感悟的点点滴滴从自身和李建伟老师身上进行实践与验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康老师讲课生动活泼,满怀热忱,看得出他深厚的理论功底。第三位是陈敬东老师。陈老师是三位中最年轻的,温文尔雅,仅四十余岁。他教该班的实践课。看他的演示,似乎在看一汪清澈的泉水的流淌,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从他身上看到的是行云流水般的太极之蕴。

这是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所有的课程三位老师全部在场。康老师主讲理论之后就是实践课,学员们三三两两围绕着三位老师进行不同的体验和探讨。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上课方式。这个团队除了三位老师之外,还有几位工作人员,都是太极山庄的人员。他们从头至尾也都在课堂上,帮助老师们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三是在这个课堂上,除了每位学员事先都拿到的一本培训教材外,教室里还准备了各种教具。(太极拳课还有教具,这是我原来不曾见到的。)此外,教室里竖立了好几幅大字条幅,上面写着与太极理论有关的文字。如:拳名太极,天人合一,虚与实,太极图,中与和,太极观真等,每幅字的内容均是对以上标题的诠释。

下面我对此次学习的收获作一小结。

一. 太极拳之理

何为太极拳?

李建伟老师说,太极拳是什么?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用拳的形式来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康伟老师借陈鑫“太极拳论”中所言: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阴阳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而这种自然界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周而复始发展变化的根本性规律的学问,就来自“易经”。“易经”开篇即说: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物皆由此而生。

康伟老师用阴阳太极图带领我们一起来认识亿万年来天为阳,地为阴,不断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变化过程而产生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往复的变化现象。(见下图)

第六次参加名家讲堂的体会


从中我们知道,世上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按照阴阳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形成的。从图中,我们得知两仪(即阴阳)是物质生化变化的根本,四象是阴阳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性质与现象的关系(即性与象)。


从图中,我们看出阴阳变化的过程有以下几条原则:

(1)阴阳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相互作用,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无始无端。

(2)阴极则生阳,阳极则生阴。

(3)阴阳变化皆为渐变,而绝非突变。

(4)阴阳转换应纯乎自然,而绝非外力所加损。

阴阳混一,即为太极;纯阴不生,纯阳不长。

康老师讲,这就是太极拳的“理”。而太极拳就是要遵循这些原则来习练的。否则“纯乎自然,阴阳相济”就是一句空话。他告诉我们,不要进入以拳为拳,以(方)法为法的重形不重理的误区,只是在不断地动作如何摆,姿势如何低,招法如何用,力量如何变上做文章。首先要明白太极拳之理。

这里康老师引用了一段陈鑫的“太极拳名义说”中的文字:“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深明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位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

后之人事不师古,不流于狂妄,即涉于偏倚,而求一不刚不柔,至当却好者,以与太极之理相吻合,盖以戛乎其难矣。

然古之神圣能发明太极之理者,莫如包羲氏、夏后氏《河图《洛书》有证明也惜乎予学识浅,未能窥其蕴奥。于《河图《洛书》未能道破一语,而特于羲经所著阴阳错综,六爻变化与神禹所传之五行相克者,窃取万分之一焉。

后之人苟能与古人之糟粕,即气委而求其源,未始无补于身心性命之说,虽曰拳为小道,而太极之大道存焉,况其用为广,运动者宜留心焉。深玩细思,久之自有得也。拳之宜人,岂浅鲜哉。”

红线部分文字用白话写出,就是“后来的人(学拳)不效法古人,(所以)不是流于狂妄,就是流于偏颇,(本着这样的方式)要想达到不刚不柔,恰到好处的程度,以符合太极的理念,也难怪是非常困难的。”

意拳宗师王芗斎也有一语,担忧太极拳会“流弊所及大有成为‘棋谱式’太极拳,如此将该拳葬送而破产,实为可惜耳”。

第六次参加名家讲堂的体会


二. 如何修炼太极拳

1. 上善若水见太极

明白了阴阳之理,那么太极拳所追求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混一的性质,以及人们常说的“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些现象,如何在行拳走架中体现出来呢?

康老师们为了让我们对这些玄虚的概念能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带领我们做了这样的实验:

教室内放置一个大圆筒,桶中装了大半桶水,水上漂浮着一个充了气的空心球。他让我们用一只手按压空心球,尽力将球压入水中而不让其弹起。随着空心球不断向水中深入,会感到下压的力量越来越大,球的反弹力也越来越大,想控制住球很难。稍不留神,手会按空,球会迅速反弹上来,溅周围的人一身水。

康老师要我们注意两点:一,向水中按压的越深,球的反弹力越大;二,反弹力点飘忽不定,很难控制住。但我们若把球放在桌子上,则很容易将球按住不动。而且,球在水中时,你若把手放在球的下方的水中,没有任何压力出现。这里康老师引用“道德经”和“周易”中的几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舍己从人而不辞。”

水是极柔软的物质,任何物质放入水中,它都会呈现出容让之象,绝不产生任何抵抗。水之形,舍己从人,自无定形而随容器而变。水之性,外柔软而内坚刚,可承载一切,而自身绝不受损。世上再坚硬的物体当承受的力量足够大时都会被压坏,而水则不然。连航空母舰也可将其托起。这就是水之本性,柔中寓刚。它的特点就是形阴而性阳,外阴而内阳。

康老师要我们注意,将球放入水中,水即容让;向下按压球(阳)的同时,水的容让(阴)同时产生,这种阴阳是同时出现的,不分前后,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也即即阴即阳。将球取出,水即恢复原样,静止,阴象阳性均不显现了,形成阴阳混一的状态。水的这种本原状态就是太极。

从这个精彩的实验中,我们真实而又直观地感受到了太极的状态和阴阳变化。水中体现出来的柔中之刚,就是我们要努力地不断地寻求的太极“劲儿”。

但太极劲又该如何来寻求呢?

2.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康老师讲,万物之性皆虚实。通俗地讲,看得见,能拿得起的是实物,不能拿得起的是虚物。实物(如人之体力)出来的东西是实,非虚,叫”力”,虚中之实出来的东西叫"虚力",即"劲"。也即虚出劲,实出力;实中之虚,阳中之阴,刚中之柔,是“柔力”;虚中之实,阴中之阳,柔中之刚,是“劲”。而习拳的过程,就是要把实性养成虚性,不管何种力,都要扔掉,要达到最后连柔力都不要。

康老师讲,这个过程就是由力换劲的过程。而这个扔力换劲的过程是要遵循阴阳转化的渐变过程的,是漫长的,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功到自然成,是自然而然而得的,不是想有就有的。就像是一个实心球,你挖去一点力,劲就会填进去一点,慢慢地(2--3年),这个球变成了空心球,你的换劲过程就可以了,或者说,功夫上身了。其实,能达到50%已经很不错了。这时老师一摸你,就可以知道你是否有“劲”了!想象一下,一个充足了气的汽车轮胎,它的坚硬程度可想而知吧!

这里康老师举了一个婴儿的例子。婴儿很小,他的实还不起作用,但你若伸给他一个手指头,他会本能地抓紧,你想摆脱还不大容易。这种婴儿的握力是虚在起作用,这是一种本能。所以练拳有一种说法:去后天之拙力,还先天之本能。不在虚的层面上明白虚,感悟虚,而总在外表的实像上下功夫,真正的太极功夫是永远摸不到的。就好比太极拳是一棵大树,你不从树根上去研究(研究太极之理),而总在树枝树叶上去研究(具体的方法,而法无定法),你研究的完么?

但如何来练虚呢?

3.松——修炼太极拳的第一要务

康老师讲,松的前提是要思想上静,然后松体。你的最自然的状态就是最放松的状态。比如说,散步溜达时的状态。就把这种状态用在行拳走架当中。要注意几个点:关节不压缩;韧带不拉伸;皮和肌肉不紧张。李建伟老师也强调了几点:眼帘下垂时能看见脚尖,不能看到膝盖;前弓步,膝盖一定不能过脚尖;任何动作,后肩胛骨不能突出出来;不要虚领顶劲,而是虚灵顶劲。他还说,开肩不是挒肩,开胯不是挒胯。

我想,这样的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做到立身中正;弓步时可以使身体的重心落在合理的中垂线上;后肩胛骨不突出才能做到含胸拔背;头部若顶,则易出拙力,虚灵竖项就是最好的状态。

在此我想起郝少如讲的“练太极拳,肉是懒的……肉不能主动,不能以肉带动骨(有所谓骨肉分离之说)。肌肉不紧张,不着力,似乎要从骨骼上脱垂,所谓脱骨状态。但骨骼不能像散了架子似的,反之要有空的意识,用意识使骨骼漂浮起来,空如气球,轻柔无比。这是一种向上的感觉,与松沉于地上是一上一下的对立关系。……空与松必须构成一上一下的对立关系(杨志英”中华武术”2013.5P37)。

我联想起所谓“松沉,膨胀感”,大概意在于此吧!

4.以意行气,练出中和之气

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练意不练力。心生意,意导气,气催形。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虚灵之心养中和之气。这里康老师又展现给大家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桌子上一字排列了六个大小体积完全一样的玻璃盒子,盒子完全用黑布蒙了起来。老师问我们,这些盒子一样么?是的,从外表上看是完全一样的。但当老师把蒙的布拿掉以后,我们才看到这六个盒子里的东西完全各不相同。老师讲,这就像是我们很多人在打拳,外表动作都很相似,但太极拳是内家拳,是道家拳,道本虚无。内在的东西你是看不到的。你有时看到一个真正的太极大师打的拳,似乎外形上不怎么样,不如竞赛套路看起来漂亮,但他们的内涵绝对是无法相比的。康老师给我们放了几段录像,要我们去观察、比较。(其实,我们早就有这样的感觉。)

但何为中和之气?

康老师们结合“道德经”和“中庸”中的文字来诠释“中与和”:

“中者,虚也,无也,含蕴包容也。和者,中之用也。合时宜,合节度,恰到好处也。

“中庸”谓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即致合乎自然之中正之道尔。中为性情之内在,和则内中显之于外。中道行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守中以为天下正。中即道体,守中即守道也。“

康老师们为使我们遵循太极阴阳之理进行放松的练习,特带来一套基本功法“太极六式”,由陈敬东老师演示,康老师讲解,并发给了书面资料。每式均从其形、意、理三个层面进行了诠释。陈老师还专门为每式编制了一首小诗。我已经开始了每日的练习。

第六次参加名家讲堂的体会


四. 对初级推手的新认识

康老师讲,初级推手的目的,非关输赢。它是用来检查拳之用的。要体悟那点儿劲。第一步,要顺遂,即舍己从人,不丢不顶。推手中是拿直不拿弯的。在练习推手时,要让进攻方舒服,不要越界(即身前两肩间)。

康老师们以平圆单推手为例,让我们一个个和他们搭手试验。这一搭手,我才真切感受到手上接触点上那一点点力,才知道什么叫舍己从人。这远非我原来意识当中的推手情况。这简直就是一种虚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稍微加一点力(羽毛、蝇虫之力),对方都能真切地感觉到。哦!原来推手练的是这种感觉!我又电话问及四正推手。康老师说,进攻方是喂劲儿,后退方是练随化劲儿。包括平圆单推手。

我原来也听到过,说和某位大师推手,你根本就摸不着他,他的身上似乎是一个无底洞。我原来对此很不理解,想象不出是怎么个无底洞法。这一次和康老师的推手练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无底洞。

康老师讲,推手中你感觉到的这么一点点力,要保持到你的行拳走架中,而且要一套拳打下来始终保持这种状态,松松地打,不使劲。其原则是,体重不能坠,关节不压缩,伸手不能感到抻了,感到抻了,这就是筋拉紧了,要一直让肌肉松松的,在打拳中保持这种很轻的感觉,只是用脊柱在移动我的位置,我的重心,不去想哪个实,哪个虚,哪个重,哪个轻,要在整套拳中一直保持一个感觉是十分重要的,但非常不易。一个感觉能从头到尾连上么?比如,你一出手,就会使劲,一回手就会撤劲,状态就已经变了,这就叫守不住。第一步要用意守住不用力的状态。在每一个点上都保持这种状态,包括独立步。你守住不用力的状态就是在练松。为什么要练松呢?因为在练松的过程中,你的体力会越来越小,你的气力会越来越大。第二步要练动中求静。动作在动,静就是里面不变的那个东西,要一直保持这个东西在走,也就是说,不管是静的状态还是动时的状态,我身体里的东西是一样的,我在找那个不变的东西。比如,独立步蹬腿,一下子就会紧张。要慢慢地,轻轻地把脚踏实了,再慢慢地以同一种轻轻的状态把脚抬起。所以,太极拳为什么要慢呢,要一点一点地把这个状态保持住。在慢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它的每一点的精微变化。这才是在练太极,在练太极的东西。

我真切地感觉到,想练真太极,而不是仅仅动动四肢,太难了!

第六次参加名家讲堂的体会


结语

本次大讲堂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的学习,使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了何为太极拳,太极拳应该如何按照太极的阴阳哲理来修炼。不要总是把精力放在枝叶上,而忽略了对根文化的理解。不管何门何派的太极拳,只要是太极拳,尽管套路的运行路线不同,式子的摆放不同,但其基本原理都是要遵循一个太极之理。打拳要打出它的文化之蕴。而这个蕴是内在的,不是仅仅在外表上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名言: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虽然认识到了,但真正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要看你的恒心与毅力了!

愿天下更多的习拳人能早日认识这一根本原理!

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对、不当、错误之处,还请老师们和拳友们不吝指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 第六次参加名家讲堂的体会
分享到: 更多 (0)

太极观真 以太极之理 观天下之事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