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太极观真
用身心感知世界

“上善若水”见太极


——太极拳求真溯源之二

文/太极观真康伟

上期“太极拳求真追溯源之一”中,我们通过对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现象的分析,以及对古太极图的诠释,初步了解了宇宙自然阴阳运行变化的规律,认识了太极拳运动与“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一脉相承的关系,太极拳运动中的上下、左右、轻重、进退、收放、大小、内外……等等这些相互对待的因素所构成的诸多阴阳,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都必须遵从阴阳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这样运行出来的拳才是真正的太极拳,简言之,太极拳运动实质就是阴阳自然变化规律的具体体现。  

我们明确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和原则,那么作为阴阳变化之母的“太极”又当如何解释呢?在太极拳的许多论著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描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进即是引,引即是进,化即是发,发即是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混一,即为太极”。“太极者,混阳阴于无边无际,无形之谓”......

这些语言看上去都是让人十分费解的,与我们生活中的思维概念总有些格格不入,总是即是即非、即非即是、是非不分的感觉,而对这些概念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千差万别,使学拳者云里雾里,恍恍惚惚。

谁都有说法,谁都没见过,使“太极”这一概念变化越来越玄虚,越来越神秘了,至于“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即柔即刚、刚柔相济”的太极劲,就更是让人无所适从了。那么太极拳所追求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阴混一的性质和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呢?

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又讲懂劲,那么这个力和劲又是什么区别呢?

为了能比较直观和简捷的搞清楚上述的玄虚概念和疑惑,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如图所示:

向一个塑料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个空心球放入水中,这时球即漂浮在水面上,我们用一只手按压空心球,尽力将球压入水中而不使其弹起,随着空心球不断向水中深入,我们向下压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的手也会感觉到球的反弹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球会在水中不断的摆动,控制球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有时我们虽用尽全力,但稍不留神,手就会按空落入水中,被按入水中的球也会迅速地反弹上来,甚至以强大的力量弹出水面,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有体验和感受的小实验。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感受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我们在向水中按压空心球时,按压的深度越大,球的反弹力也越大。第二、这种强大的反弹力飘忽不定,以至于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力点使其稳定下来。

如果我们将球拿出放到地上,我们将十分容易地将球按住不动。

那么球在水中和在地面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就不得不认认真真地研究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水了。

 “上善若水”见太极(图1)

“上善若水”见太极(图2)

 

 

老子《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周易解卦《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乃以刚中也。水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舍己从人而不辞。

水是极柔软的物质,任何物质放入水中,水都会呈现出容让之象,而绝不会产生任何的抗拒,水之形,舍己从人,自无定形而随容器之变。

以上的实验中也可看到,只要将球向水中压,水就会让球不断进入其中。而看似柔弱的水,其性却恰恰相反:外柔软而内坚刚,坚承可载而不自损,即水之坚刚可承载一切,而水之自身绝不受损,世界上再坚硬的物质,当承受的力量足够大时,都会被压坏,但水则不然,哪怕是几十万吨的航空母舰,水一样可以承载其巨大的压力而以同样大的力量将其托起,正如我们的实验中感受到的水的强大反弹之力,这种水中产生的强大的力量就是柔中之刚,这种刚是蕴含于柔象之中的刚性,是水这种物质的天然本性。

所以《易经》中“坎”的符号为“三”即说明坎的性质为外阴而内阳,外柔而内刚,坎即是水,水的特点就是形阴而性阳,外阴而内阳。

我们看到了阴中之阳,外阴内阳,那么即阴即阳又如何理解呢?其实实验过程中已经看到了,水中的柔象和刚性是同时的,将球放入水中时,随着水面向下容让球的进入这一阴象的出现,水中向上托起球的力量(物理学称之“浮力”)这一阳性也同时产生了,这种阴阳同出现的现象就是即阴即阳,阴象和阳性同时产生,不分先后,阳不离阴,阴不离阳。 

不断地向水中按压空心球,我们就会不断体会到水的阴柔之象和阳刚之性。如果我们将水中的球取出,水面即恢复原本的形状,这时我们只看到了静止的水,而水的阴柔之象和阳刚之性都不显现了,但水的这些性质又是永远存在的,这时的阴和阳虽未显现而实蕴含于水中,犹如母之含子而未生。形成了阴阳未分,阴阳混一的状态,这就是“混阴阳于无边、无际、无形”的“太极”状态,换言之,水的本源状态就是“太极”的状态。

我们将球向水中放时,一接触水,水的阴柔之象和阳刚之性立刻同时显现出来了,即动之则分(阴阳),将球拿出则阴阳又静存而不显了,即静之则合

“上善若水”见太极(图3)

通过以上对水的分析,我们真实又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太极”状态和阴阳变化,自然界中的水是最好的“太极”运动范例,水中体现的“柔中之刚”就是我们不断寻求的“太极劲”,是“极柔软”中产生的“极坚刚”,因此我们练太极,就是在练水之德、水之性

《拳论》中常见专气至柔,能婴儿乎”之言,婴儿初生,纯乎先天,其气致柔而顺,无任何后天横逆之气所累,几于水之性,合于“太极”之象,所以太极拳第一要务就是“松”,而且要透彻地松,其目的就是要把后天形成的坚硬横逆之气性彻底丢掉,返本还原于我们初生之时的致柔致顺之气性,即水之性。

试想如果我们自身之性就是水,那么柔中之刚,阴中之阳,阴阳混一,即柔即刚等等这些水的天然本性就自然地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了。“太极”即我身,我身即“太极”也就不难实现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 “上善若水”见太极
分享到: 更多 (0)

太极观真 以太极之理 观天下之事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