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太极观真
用身心感知世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与康伟先生对话(一)

康伟,陈式太极拳名家,现任北京太极山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自幼习武,系统习练太极拳及推手三十余年。他用二十余年的时间系统学习、研究《周易》《道德经》《中庸》等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对传统太极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析,并付诸太极拳习练和推手的实践。他多次担任中华武术大学堂太极拳名家讲堂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研修班主讲老师,太极理论素养深厚,太极功夫精湛,其课程深受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新年伊始,本刊记者特采访了康伟先生,就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记者:康老师,去年的一场太极拳与现代搏击的比武,或者说是“约架”,轰动了全国,甚至波及到海外,其影响力不亚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那场在澳门上演的“陈吴比武”。一时间,太极拳被推到风口浪尖。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国武术界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围绕着那场比武的话题却余波未平。对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太极拳,我们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思考——撇开那些太极拳到底能不能打、太极拳能不能健身、太极拳还有神功绝技吗……等等诸多浅层次的问题,我们想探讨一下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到底在练什么。


康伟: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确实,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练习太极拳比较盲目,学了很多套路,做了很多动作,却不知道在练什么。比如,我们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你讲一下它包含着那些文化,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套路动作体现出来的?这样一问,大多数人就回答不出来了。

 

记者:确实如此,太极拳练习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练?这也是一个太极拳的定义问题,就是什么是太极拳?古人讲“知行合一”,现在练习太极拳的人只有“行”,没有“知”,或者对“知”一知半解。

 

康伟:对,所谓的“知”,就是知“理”。这个“理”就是讲太极拳的运行法则和规律。明白了这个理,你才能练习太极拳。这个理告诉你,太极拳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在练习这种能力。它的这种能力出来后,体现的是这种效果,这才叫太极拳。反过来说,太极拳为什么要这么练?你必须这么练,才会具备这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会出现这种功能。凡是不是这种能力体现出来的功能,就不是太极拳。

记者:那就是说,我们现在对太极拳的定义还没有搞清楚。

康伟:对,我们连太极拳是什么还不清楚,那么如何练习太极拳呢?什么是太极拳?它的定义是什么?

我认为,它首先是个拳术。既然是拳术,就要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力量,没有力量,拳术是没有作用的,这是常人的认识。但是太极拳练习时要求你不用力,这是反常的。

二是速度,任何拳术都要求速度快,都在练习速度,速度越快越占优势。但是,只有太极拳是慢练的,而且前辈还告诉我们是越慢越好。这又是反常的。有人说太极拳练时慢,用时快。但这不符合逻辑。常言说:“学以致用,练以致用。”你平时练习,动作像乌龟一样,用的时候就能快起来?没有人相信。三是所有拳术都强调技巧的变化,变化越精妙、越奇巧越好。太极拳却是讲“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这也是反常的,按照常理,你静止不动是只有挨打的份儿。

为什么要慢练?为什么不用力?为什么不用技巧?如果这三点搞不清楚,实际上你每天练习时就没有往太极拳的目的性上练习,到了与人交手时,太极拳所要求的,也是你平时练习的慢、静、不用力,你是用不上的,因为你不知道这样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一旦与人交手,你就会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也就是与人比速度、比力量、比技巧。但是,这些力量、速度、技巧变化你平时又没有练习,所以,你只能挨打。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怀疑太极拳的技击性的原因。于是,太极拳前辈们的功夫就成了传说。但是,如果没有那些前辈们真实的功夫,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传说,历代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所以,太极拳一定是有这样的功效的,只是我们现代人练习不出来了。


记者: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对太极拳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对于如何练习、为什么这么练习,已经不知道了。我们现在说不清太极拳的原理,只能模仿一个外在的形式——慢、柔、轻,这样虽然练习的是太极拳的形,却失去太极拳的内在的东西。这样也就出不太极拳的功夫。

 

康伟:是啊,如果说慢练就是太极拳,那么长拳慢练,是太极拳吗?如果说柔是太极拳的特点,那么很多运动比太极拳的柔韧性要求还还高,比如体操、瑜伽,它们是太极拳吗?

太极拳这个运动,它的特点、原理、效果,我们都说不清了,所以,对太极拳的认识现在比较混乱。比如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认识。

 

记者: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的古典理论,很多人都用它来指导太极拳的练习,很多人都能背诵下来。

康伟:我们的前辈留下了许多太极拳的拳论,最著名的是《太极拳论》。但是,所谓的“论”,是对某一事物的论述、概述,表述了这个事物的原理、效果、功能、特点等,但它不是“理”。我们很多人把拳论当成了拳理。这是太极拳练习者普遍的一个误区。

记者:哦,请您详细说明一下。

康伟:我还是打个比方吧。比如,我们论述原子弹,说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的原理制造出来的,原子弹的威力极其巨大,一颗10公斤的原子弹相当于多少多少公斤的当量的TNT,原子弹的杀伤效果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污染等,然后再说明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放射性污染的杀伤效果。这样我们就把原子弹是什么东西论述清楚了。但是,看了这样的论文,你是没有办法制造原子弹的,因为它没有详细讲清楚原子裂变原理。所以,原子裂变原理是原子弹的“理”。必须掌握这个理,你才能造出原子弹。


记者:那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也是太极拳的论,不是指导练拳的理。

康伟:对,《太极拳论》是对太极拳是什么东西的一个全面的论述。

《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是告诉你太极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太极的特点是什么(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然后,拳论下边又接着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是在说太极拳虽然变化多端,但就是一个“理”——阴阳变化之理。但是,这篇拳论没有告诉你阴阳变化之理是什么,只是讲了有这样一个理,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然后,《太极拳论》又讲了太极拳会出现的许多效果,最后总结说:“英雄所向无敌,概由此而及也。”就是告诉你,产生了这么多效果,都是由这个阴阳变化之理达到的。

拳论还告诉你,太极拳的理是与其他拳不一样的——“斯技旁门甚多,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非有关学力而有为也”。这是说,这些“旁门”都是常理,而太极拳的理是要学的,不同于常理。

然后,拳论又讲了太极拳的弊病——双重之病,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又回到了阴阳变化之理,不懂得阴阳变化之理,许多练习太极拳时的弊病是没法克服的。

所以,《太极拳论》只是论述了太极拳是什么东西,并没有告诉你如何练习太极拳,也没有告诉你阴阳变化之理是什么。如果你按照这个拳论去练拳,你是练不出太极拳功夫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学习这个理,不掌握这个理,太极拳的学习就谬之千里。这个理,就是阴阳变化之理。现在,许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奉为经典,作为练拳的指导,这就错了。

 

记者:你这么一分析,《太极拳论》确实没有详细讲阴阳变化之理,这是练习太极拳的关键。练习太极拳所遵循的理,就是阴阳变化之理。这个阴阳变化之理又在哪里呢?

 

康伟:阴阳变化之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最主要的是在《周易》当中。我为什么去研究《周易》?就是在寻找阴阳变化之理。《周易》中有六十四卦,没离开两个东西,就是阴爻和阳爻,它研究的就是阴阳变化之理。阴阳作用会产生什么变化?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和事物的性质又是什么关系,也就是现象和性质的关系?这是《周易》在研究的。所以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它是一种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阳,一种是阴。阳是一种发散的力量,阴是一种收敛的力量。发散的力量,不断扩张、生长、发展,否则就是收敛,凝聚、消亡。这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组合、产生了物质的不同性质。物质的不同性质的产生,其根源就是这两种力量的运动。这两种力量产生矛盾运动,造成了事物发展变化。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变化。我们的祖先把这种变化的因素叫阴阳,现在,我们把这种因素叫矛盾。所以,阴阳是个哲学概念。


自然界其实也是一个矛盾体,自然界变化的矛盾规律是什么,这是我们祖先在研究的。地球已经诞生50亿年,现在还在生存发展,这说明它能在这种矛盾运动中长期生存下去。天地万物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一定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它就能长期发展,不符合这个规律,它就会消亡。所以,我们的祖先在研究什么样的规律能够使事物长期发展生存,什么样的规律就不能长期发展。那时,他们能看到的是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生长收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迭变化,循环往复,人的生命也是在随着天地气候的变化,生长收藏,循环变化。这其中必有其内在的规律,《周易》就是在研究这个规律。

 

太极是阴阳变化的规律,其实也就是矛盾变化的规律。在矛盾变化中,你如何保持不断的变化发展,消亡的是不适应这个规律的人。所以《周易》一开始就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其实是在讲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它恰恰是按照阴阳变化的规律运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个规律,虽然你做了很多动作,这些动作没有按规律运行,那就不是太极拳。动作大家都可以做,但是,区别在于你的脑子里有没有阴阳运行的规律。懂得这个规律和不懂得这个规律,做同样的动作,境界就完全不同。一个是在运行规律,一个是在比划动作。按照规律运行,最后会产生太极拳的效果;没有按照规律运行,就不会产生这个效果。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为什么要柔和,为什么不用力,为什么不要求技巧上的变化。这就是在运行阴阳变化的规律,感悟这个规律。


记者:《周易》有这么深奥的哲学思想,可惜很多人都把它当作算命看相的书了。


康伟:《周易》研究的是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每一事物都有其现象,也都有内在的本质特性。中国有看相算命的职业,他是通过看你的现象,来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和性质,也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知道了本质,也就能判断出会出现的现象。

《周易》是先辈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总结、提炼,最后探究事物现象和性质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是研究事物发展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太极也是在研究这个现象和本质规律的拳术。如果你不懂得这个规律,你也就不会懂得不用力为什么能战胜别人,不会懂得为什么慢到极致,最后会比谁都快。

为什么慢到极点会产生快的效果?什么是太极拳的不动之动?这就是辩证法。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我们每天练习太极拳,其实是在找这里面的规律,明这个理。最后,我们把太极的这些性质都练到了身上,就会产生太极拳的现象,比如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太极阴阳变化的性质、规律,造成了这些结果。

记者:这就是说,如果你把阴阳变化这种规律练习到自己的身上,那么,当你与人推手技击时,你的一举一动都自然而然地符合这个规律,就会出现《太极拳论》中描述的那些现象。


康伟:对。说到底,太极拳练习的是一种性质,修身养性,养的就是这个性。我们在用太极拳这个运动方式营造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太极阴阳变化的性质。但是,很多人解释不清楚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不明白为什么能做到练时慢,用时快,它快在哪里?所以,尽管很多人都在慢慢地打太极拳,可是练了一辈子,也没有明白为什么慢,所以,练不出功夫。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图1)

记者:您具体讲讲太极拳慢练的原因,为什么能做到练时慢,用时快。

 

康伟:我们每天慢慢地打拳是在练习什么呢?《太极拳论》有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里讲的“机”是什么?是动静之间的微变化。俗话说:“我有一个动机。”在这里,我只是有了一个动的想法,要动还没动,也就是只有一个动的先机和动的念头,这个动刚刚产生,特别微小,这叫“动机”。而太极拳练习的是“动静之机”,把握的就是这个“机”。我们常说要“知机知势”“得机得势”。所谓的“势”就是已经形成动作势态了。对“势”的感知是很简单的,因为已经形成了势态,谁都能看得到,感知得到。而“机”是特别微小的动,一般人还感觉不到。所以,“机”在“势”的前面,把握了“机”,也就能够很好地把握“势”。太极拳的慢练,就是在体会、感知这个阴阳变化之机。

 

世界上,越是慢的运动,越细微。比如,钟表的秒针的动是看得见的,而分针的动就很难看得见了,时针的动就更细微了,更难感觉到了。所以,越是慢的动,越是细微的动。而我们人类对这种细微的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大多数已经没有了,对微变化,我们的神经感知能力已经没有了。太极拳的慢练就是为了培养人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所以,太极拳前辈说:“慢到十分,就灵到十分。”这就是说,太极拳的慢练,是为了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


记者:哦,太极拳的慢练是如何体会、感知微变化的呢?


康伟:首先是你的神经系统能够体会身体微变化的幅度。你的肢体、重心运行到何处了,在不在你的稳定范围内了,你的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得到。其次是你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动作的微变化,能够把握住自己动作的幅度,重心的变化等。所以,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敏度越来越高,最后达到常人达不到的地步。拳论说:“彼不动己不动,我意在先。”这是说,虽然你不动我也没动,但是我意识上的感知能力是在你的前面的,也就是“我意在先”。拳论又说:“彼微动我先动,我意仍在先。”就是说你微微一动,对我来说这个动就很大了,我完全感知到了,所以我仍然能在你前面动起来。由此,我们知道,太极拳的快,是快在应对微变化的能力上。所谓的微变化,在外形上几乎是看不见的,一般人也感知不到。太极拳练习的就是对这种外形看不见的微变化的感知能力。所以,太极拳要求练时慢,用时快,其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为了慢练而慢练,没有用神经系统感知肢体的微变化,那么虽然你每天都练习,但是,神经系统没有受到这种训练,也就不能提高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太极拳的动作有起承转合,这个微变化的关键在于转关之处,在这里,劲力的变化更加细微。如果你不知道体会这些,虽然练了二三十年太极拳,但是,也仍然不知道练的是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太极拳的慢应该关注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从理上明白慢练的道理,只是每天把动作放慢了练习。所以,太极拳的快,不是在动作上,而是在中枢神经的灵敏度上。太极拳能够“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其道理就在于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上。


记者:我明白了,如果你的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差,反应比较迟钝,而对方的感知能力强,这样在交手时,你就处处受制。


康伟:对。两人一交手,你自己还没觉得用劲呢,可是对方已经感知到你的劲力了,这个劲力自己觉得很小,可是对方却感觉很大。我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强,就能做到“我意在先”,就在“机”上解决问题,不会等到你成了“势”。

记者:如果成了“势”了,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就要拼实力了。

康伟:所以,《太极拳论》的“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就是说,动静刚出现,阴阳变化刚孕育,太极拳是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和空间段里,来强化训练,最后,在应对变化时,是在“动机”的状态下控制对方。大家常常讲:“得机得势。”首先要得机,然后才能得势。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图1)

一个慢练,其中就有这么多学问。我们把慢练的理由讲清楚了,认识到了其中的道理,你才能正确地练习太极拳。如果仅仅是动作上的慢练,没有意识上的认知,那就不是太极拳。

 

记者:太极拳慢练是为了训练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我们如何做到这个慢呢?在慢练时有什么要求?

 

康伟:太极拳的慢练有三个要点,一是慢,二是连续,三是匀速。也就是说,太极拳要慢,要连续地慢,要匀速地慢。之所以如此要求,就是要在运动中感知慢,控制慢。我们知道,一个动作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做到匀速,这是比较难的。太极拳是连续、匀速、缓慢的运动。如果长拳慢练,做不到连续、匀速、缓慢,不能感知动作方向转换时的劲力变化,那么就不是太极拳。所以,如果不明白太极拳的运行规律,只是在外形动作上模仿太极拳慢的运动方式,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也就不会产生太极拳的练习功效。长拳慢练之所以不是太极拳,其道理就在这里。你不知道慢的道理,不知道慢练是在练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慢练,那就不是太极拳。太极拳是在练习感知能力,练习大脑,不是在练习动作。太极拳只是通过拳式动作的形式练习中枢神经的自控、自调节、自平衡、控制微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了,太极拳的机能、功能就会在你身上产生。这时,两人一搭手,你就能掌握对方的微变化,对方微小的变化都能对你的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及早应对。这就像地秤和天平,地秤是称载重汽车的,成吨的东西放在上面才有反应;而天平则是称量微小的物体的,几微克的东西放在上面就有了反应。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感知系统练习得极其灵敏,极其细微,极其敏感。

 

 

 

 

记者:也就是《太极拳论》中讲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康伟:对,这句话是形容太极拳的灵敏度的,是练习太极拳后人体出现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这就是由于阴阳变化的结果。这和《周易》又有什么关系呢?《周易》就是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周易》告诉我们,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规律是渐变,是在一丝一毫,一点点地变化着,比如动植物的生长,都是极其缓慢地变化着,你是看不见它的生长的,但是每一时每一刻它都在生长;还有,季节的变化也是在每时每刻地变化着,只是我们感觉不到;再有,每一天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也是极其细微的,你是感觉不到的。所以,微变化是自然界事物变化的第一个规律,也叫渐变规律。太极拳的慢练,也是在练习渐变规律。古人讲“天人合一”,太极拳的练习是把自然变化的规律运用到了我们人体运动上了。

 

这一点,在太极图上有着明确的表述(图1)。太极图首先告诉我们的是渐变——阴和阳的变化,是渐变的。一旦这种渐变规律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成为我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力的时候,当我和对手打手时,我每一时刻都在进行极其微小的变化,引导对方,但是对方不知道,等到失势了才感觉到,这时已经晚了。所以,一些书籍描写前辈们的太极拳功夫,往往是“如同被风吹倒”,而不是一个巨大的力突然加到对方身上。这是由于太极拳的劲力是非常细微地逐渐加到对方身上的,开始你可能都感觉不到,等到感觉到了,已经晚了。这种加力的过程非常快,但是又是一点一点逐渐加的,所以你感觉不到它有多大的冲击力,可是你却不由自主地飞了出去。

 

我们明白了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知道了这种慢练的方式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渐变规律,按照这种规律练习会出现太极阴阳变化的结果,会产生《太极拳论》中描述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的效果。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说是在练习太极拳。如果你这些都不知道,只是做了一个慢动作,其实什么都没有练。因此,知道了太极拳的这个理,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高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小一点,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你明白你的动作是在干什么、在训练什么,这就够了。


记者:这就是说,你首先得明白太极运行的规律,明白了这个规律,按照这个规律来运行太极拳的动作,才能谈得上练习太极拳。


康伟:你明白了这个规律,还要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这个规律,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动作千变万化,但是无论你的动作如何变化,你都要符合这个规律,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了。当然,在符合规律的前提下,你的动作范围越大越好。如果不懂得这个规律,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运动,就不是太极拳。所以,我们要先从理上理清太极拳的定义,要明白三点:一、为什么练太极拳要慢;二、为什么练拳要不用力,同时还要掤劲不丢,也就是劲和力的区别;三、什么叫“以不变应万变”,不变为什么能应对万变?其道理在哪里?这些都是和传统文化中的“静”的概念相关的。太极拳讲“动中求静”,如何理解这个“动静”?什么是“动中求静”?这一点我们如果不理解,也是练不好太极拳的。

 

记者:对动静的理解,是否又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比如《易经》《道德经》。《周易》中讲: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

 

康伟:太极拳中讲的动静的概念确实和传统文化有关,特别是和《周易》《道德经》有关。所谓“变易”,就是告诉你,世上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东西。《周易》首先研究的就是变化,承认变化,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所谓“不易”,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又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虽然千变万化,但是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是不变的。比如地球上的气候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天是相同的,但是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总是遵循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地循环变化的。所以,世界千变万化,但是有亘古不变的规律和性质。所谓“简易”,就是如果你把这些规律掌握了,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变得简单了。

 

《周易》告诉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如果我们掌握了规律,那么,这一切在我们的面前就都变得简单了。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个事物就变得简单了。所以,我们的古人告诉我们,首先,你要研究千变万化的世界,其次你要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最后,你就能用极其简单的方式,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记者:练习太极拳也是如此,如果讲招式,那么是千变万化,如果掌握它的阴阳变化规律,那么就变得简单了。这是否也就是太极拳的以不变应万变?

 

康伟:太极拳的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以静待动,其根源是《周易》和老子《道德经》的水哲学。

搏击中,一个拳头向你打来,你知道它有多少种变化吗?它可以随时改变运行的轨迹,改变力量的大小,你如何应对它?太极拳不是以招对招,而是以它练就的本性来应对,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方式。这就如同水一样,不管是一粒石子掉入水中,或者是一片树叶落入水中,甚至是一只小船,以至于航空母舰落入水里,水都是用不变的性质——浮力承载它们的,不论它们如何运动,水的浮力是不变的。只要你沾到水,水的浮力就会起作用,而且水的浮力是随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性质是随时根据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应物而变,载物而行。所以,水是用它的本质性质来应对万物的,不是用招式变化来应对万物。一艘船在水中不管它如何运动,水的浮力是不变的,总是在起作用,除非船离开了水面,浮力才不起作用。所以,太极拳也要练自己的性质,要修心养性——养出像水一样的性质。有了这个性质,你粘上我,这个性质就起作用,你离开我,这个性质就不起作用;你变化,我就随着你变化。太极拳劲的性质就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随物成形,自然的变化。你不变,我也不变;你变化,我随你而变化。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太极拳不练招术,只练习性质。

 

记者:这个性质是什么性质?

 

康伟:是应变的性质——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随之而动。这就叫“舍己从人”,但是“从人仍是由己”。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你千变万化,但是你逃不出我这个圈——浮力,我的性质总是在起作用,总是在托着你,粘着你。所以,太极拳是在练性,不是在练变化;是练习应变的性质,你变了,我自然随你而变。

 

记者:这么说来,太极拳虽然千变万化,但是理确是一个理。“虽千变万化,而理为一贯”。可是,现在的太极拳套路越来越多,门派越来越多,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康伟:是啊,现在各种各样的太极拳都出现了,人们都试图说:“我的这个是太极拳。”其实,“太极”一词出现在《周易》中,你符合太极这个概念,你才是太极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特点并不是太极拳的本质共性,我们不能强调个性,而忽略了太极拳的共性。所以,练习太极拳就是要找这个共性,符合这个共性,就是太极拳;不符合,就不是。每个人是什么风格,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不重要的。我认为,练习太极拳,不要学习别人的风格,而要学习太极之理。前辈告诉我们“一人一太极”,你身上体现出来的风格,只是代表你自己,但是,共性的东西是不变的。

 

现在,太极拳出现了舞蹈化的倾向,作为拳术的太极拳已经很少了,以太极拳的形式为载体的舞蹈却是越来越多,套路也越来越多,舞台上的太极拳表演也越来越漂亮。我个人认为,应该说太极拳的舞蹈真漂亮。这些舞蹈并不能代表太极拳。京剧《三岔口》里边有两个人对打的武术表演,还有许多京剧中的武打戏,你能说它是真正的武术吗?大家肯定都说不是。虽然这些表演也是有拳来交往的对打,但是,人们都知道它是艺术,不是武术,它是以武术为载体的一种表演艺术。所以,那些人是京剧演员,一定不是武术家。现在,舞台上表演的太极拳,非常漂亮,我们称之为“太极拳高手”。这就失之偏颇了。这种太极拳表演,起不到太极拳的养生、技击作用,它只是个艺术表现。

 

所以,太极拳爱好者,如果你爱好的是真正的太极拳,你就要把太极的原理搞清楚。任何运动都是如此,如果原理讲不清楚,你的训练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也没有训练的目的方向。太极拳这么多年出不了功效,就是应为你没有搞清楚其中的理,也就不能按照理来训练,只是练习了一个外形动作。

 

记者: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我们不仅没有认清太极拳的理是什么,而且很多人还认为阴阳、八卦、五行等学说是玄学,是迷信,其实,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哲学。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土壤,太极拳就是无本之木。

康伟:确实如此,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哲学理念的指导来练习,就出不了太极拳的功效。

意识决定行为,你的思想认识都是错的,当然就不会出现正确的行为动作,也就不会出现太极拳的效果。阴阳哲学的理论为什么没了呢?是因为这种理论生存的环境土壤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太极拳的土壤,《周易》《中庸》《道德经》,这些都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那时的语言环境、文字意思跟现在相比偏差很大了,我们现代人往往不理解古人的话,或者理解错了。

近几十年,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断层,我们对古代文字的解读已经出现了很大偏差,往往是望文生义——用现代的意识来理解古人的意思。比如对“动静”的理解,现代和古代就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记者:动和静,是太极拳中常常讲到的。太极拳论中常常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中触动动犹静”“动静如一”“虽动犹静”“动即是静,静即是动”……等等。这些动静的论述,有些是好理解的,有些则是让人难以理解。比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即是静,静即是动”就让人费解。

 

康伟:对于动静的概念,我们现在的认识是:动,就是运动;静,就是静止不动。这是现代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认为,静止和运动是物体存在的两种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是,太极拳中讲的动静,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概念,可以说与我们现在理解的动静,也就是说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动静概念,是大相径庭的。


记者:哦,请您详细讲解一下。


康伟:太极拳中讲的动静,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静概念上的。这里的“动”是指变动,而“静”则是指不变。所谓的“动中求静”,就是《周易》中的思想——变易、不易,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当中又有不变的规律。那个不变的规律,叫静。

 

所以,太极拳中的静的概念,不是物理学中的静止不动,而是指在千变万化的拳术动作中要守着那个不变的规律,那个不变的规律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太极拳千变万化,但是阴阳变化的根本性质是不变的。我们在千变万化的拳术动作中守着一个不变的性质,这叫“动中求静”。如果你把太极拳中的动静概念理解成现代物理学的动静概念,那么,你就不能理解“动中求静”这句话,也就不能正确地练习太极拳了。


记者:原来是这样。现代人都用现代物理学的动静观念来认识太极拳论中的动静,难怪感到很费解,无所适从。

康伟:《道德经》中也讲:“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这里所谓的“常”,是指恒常不变;“根”,则是指最根本的性质。最根本的性质没有变,所以叫“归根曰静”。具体到太极拳的练习,就是说,虽然练习太极拳时在不停地运动,但是,在运动中要保持不变的性质。这个不变的性质就是太极态——阴阳相合,自然而然。在整个太极拳的练习中都要保持这个太极态,也即身上的性质、柔韧度都是不变的,平衡的,自然的,这是非常难的。

 

所以,太极拳的训练,就是在追求一种东西,训练一种能力,就是这种“动中求静”的状态,就是这种虚静的状态。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些,只是每天盲目地练拳,那么,你的身体、意识就不会有什么变化,也就不会产生太极拳应该培养出来的能力,也就是没有出功夫。明白了太极拳的理论,有了指导思想,就能明明白白地练拳。


记者:现在我们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练习太极拳要慢,不知道为什么要慢;知道太极拳要求不用力,不知道为什么不用力;还有,拳论中说了很多太极拳的现象,比如“四两拨千斤”“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等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很多人都是在一种朦朦胧胧、晕晕东东的状态中练拳,所以,太极拳的功能就出不来,也就不会有太极拳的功效。


康伟:对。现在,很多人练习太极拳都没有出现应有的益寿延年的健身功效,不仅没有出健身的功效,很多人还把膝关节练坏了,以至于出现了“太极膝”这样的名词。练习太极拳损伤膝关节,这是由于你没有按照太极拳的规律去练习,没有明白太极之理。至于太极拳的技击效果,就更不用说了,太极拳搏击中要求的“得机得势,以静制动”,这些基本技术根本就没练习过,怎么可能在实战中做到呢?


所以,要练好太极拳,我认为:

第一、要明白太极拳的哲理是什么,它跟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要明白太极拳的理和太极拳的论之间的区别。

什么叫理?什么叫论?理,是指导实践的;论,是论述这件事的。

太极拳的理,在《易经》《道德经》《中庸》等传统文化中,它的精髓就是阴阳变化之理。所谓阴阳变化,也就是矛盾变化,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哲学。所以,太极拳也叫哲拳。不学习这些东西,太极拳的理是搞不清楚的。

现在,由于语言环境变化了,我们已经听不懂古人的话了,不仅听不懂,而且还望文生义,理解错误了。所以,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培训,这是太极拳的根。

太极文化,是太极拳产生功效的根本因素,如果这些传统文化你没有搞懂,或者你理解错了,那么,太极拳的功夫是出不来的。

第三、在明白太极拳理的前提下,你还要明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太极拳的特点是缓慢、柔和、连绵不断、柔中寓刚……等等,为什么是这个特点?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


记者:是啊,一般的武术拳种都是追求速度、力量,太极拳却不练速度,不练力量,这是反常理的,它怎么能最后练出技击的功夫呢?


康伟:我们前面讲过,太极拳的慢练是练习对微变化的感知、掌握、控制能力,所以,真正的太极拳能够做到“后发先至”“后发制人”,太极拳的技击效果是比谁都快。

这是由于经过训练,你对微变化的感知,也就是对“机”的把握能力比对方强,搏击中对方的动作还处于启动的萌芽状态,还没有成势,就被你控制了,所以就落败了。拳论说:“彼不动,己不动,我意在先;彼微动,我先动,我意仍在先。”这里就是对微变化感知能力的描述。

还有《太极拳论》中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概皆由此而及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就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呢?这还是由于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强,在动作的微变化阶段,我就已经知道了。

所以,《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是告诉我们,太极拳研究的是“动静之机”,要求你把握先机,在“机”这一阶段控制对方,不要等对方成了势以后在硬碰硬。而对“机”的把握,就要求你对微变化的感知能力要强于对方,所以,太极拳就是要练习对微变化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记者:这就好像一颗种子刚刚萌芽,没等长成苗,就被掐去了。


康伟:对。一般的拳种都是练习双方势均力敌以后的搏击变化技术技巧,而太极拳练习的是对成势之前的微变化的感知和控制,所以,一出手,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总之,我认为,太极拳练习的是人的中枢神经感知能力的最前端—对微变化的把握、感知能力。


记者:搞清楚了太极之理,那么,我们如何具体地练习呢?


康伟:这就要具体地讲练习的方法和要求了。其实,明白了太极之理,从这些理论出发,我们就能解释一些拳论的要求和练习的技术要求。比如,做弓步动作“搂膝拗步”时,一般的要求是“左蹬右弓,前蹬后弓”,还有“掩手肱拳”要后腿蹬地发力。这是一般的要求。

但是我认为不能蹬地,蹬地的要求是违反拳论的。为什么不能蹬地,借地面的反作用力呢?因为拳论说:“迈步如履薄冰,要脚踏浮萍。”这么轻灵的脚步,你能蹬腿吗?在推手中,如果你的脚不用力蹬地,就不会出现反作用力,所以,对方施加到身上的力你就不会出现脚使劲蹬地而产生的顶抗,因此,加在你身上的外力没有遇到顶抗,也就不会产生作用。

脚不仅不蹬地,还要脚下放松,撤掉地面的支撑力,这样就能很好地化解对方的劲力。所以,老辈拳家总是要求“脚下放松”。学会了脚下放松,你才能练出太极拳的空灵劲,否则,你只是手上的功夫,而脚下没有功夫。

另外,太极拳还要练成磨盘腰。什么是磨盘腰?就是腰上下能分开,就像两个磨盘一样上下能错开转动,两块磨盘之间的缝隙叫腰隙。杨式太极拳是上边的腰动,下边的不动;陈式太极拳则是上下都动,这就是缠丝劲。上下腰能够转动,就能够调节身体的平衡,也才能够化解劲力。这也是《易经》讲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拳术中的体现,也就是“一分为二,二归于一;二还能分成四”。这就是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在身体上的体现。

讲到“一分为二,二归于一”,我想到了拳论中的那句话:“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须有折叠。”如何理解“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讲的是腿脚步法,而“往复须有折叠”说的是太极拳的上肢动作一来一往,肢体动作要曲蓄有余,不能完全展开如一个平面。这就好比一张纸,打开平铺是一,折叠起来是二。上肢就像这个折叠起来的纸,折叠上了才成圆,才有“中”,不管肢体如何伸展收缩,都不能展开如一张平铺的纸,而是要有折叠,这样就叫“一中有二”。所以,从这个折叠,我们就知道了太极拳的动作为什么要做到“裹裆、护肫、扣膝”。肫是指胃。这是在折叠状态下,人体肢体自然形成的一个含蓄待发的姿态。


所以,折叠这种肢体状态时刻都要有,不能把肢体伸展成一条直线,没有了曲蓄和折叠。太极拳的动作永远都是折叠着运行的,永远不会展开成一条直线,在胸背部要求是含胸拔背,在腹部要求是护肫,在腰胯部要求是裹裆,在下肢则是要求扣膝。这些要求是一个整体的,是“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须有折叠”的状态下的身体姿势的整体要求。

另外,还有“有左即有右,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这个要求,也是折叠的一种体现,是折叠状态呈现的二,不是一。

记者:听了您的讲述,我明白了,只有在太极之理搞清楚了以后,才能具体地讲训练的方法,也才能够正确理解古典拳论,正确地练习太极拳。

 

康伟:确实如此。探索太极之理,也就是研究天地、自然、社会的变化规律。太极拳是小道,但是,它蕴含着宇宙、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人体运动上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我们要练好太极拳,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分享到: 更多 (0)

太极观真 以太极之理 观天下之事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