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太极观真
用身心感知世界

邓一琳:太极拳是哲理拳

在2018年大年初一这一天,在全民太极的会员专区里,康老师针对前边做过的30期节目,作了一次小结。

前30期节目,康老师带领大家接触了太极拳的一些理论,使得大家对太极拳的基本理论有了最初步的了解。如“虚实”、“动静”等等。又通过10个基本拳式,告诉大家如何逐渐地把所学理论灌输到太极拳的习练之中。这样,既有了理论,又有了方法。通过理与法的讲解,使大家在脑子里对太极拳的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下面就是整体的梳理。

邓一琳:太极拳是哲理拳


1. 太极拳运动有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

每当有人问起“你打太极拳么?”“打啊!陈式、杨式、竞赛套路,我都会。”这个问题其实很尖锐。你打的是不是太极拳,你做的运动是不是太极运动,还真不好说。通过学习,会员们明白了:太极拳有自己的规律。符合了这个规律的,叫太极运动。不符合这个规律的,就不叫太极运动,尽管你的架式都是那个架式。

什么是太极特有的规律?太极者,阴阳也。阴阳往这儿一放,它就有规律:阴阳渐变的规律,阴阳互根的规律,阴阳平衡的规律等等。如果你打的拳不是按照这些规律来打的,那它就不是太极拳。

2. 太极拳运动有自身独有的运动方法。

通过康老师对10个拳式的讲解,大家明白了太极拳是有招式的。要运行这个招式,是有方法的。从外形上来看,两个完全相同的拳架,其内涵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许多拳友听过康老师的讲解之后,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在这里!原来是要练这里!这说明了什么?虽然以前也在打,但由于方法不对,脑子想的不对,所以根本没有练对!尽管动作的线路似乎没有多大区别。

那么,太极拳要注意的方法有哪些?

l 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l 所有地方要自然和谐;

l 有些看似一样的动作,内里运行的部位不一样。

大家用正确的方法来重新打这10个式子,的确不一样了。那么这些方法出自哪里? 所有的方法和规律都是源于理论的指导。

3. 太极拳运动有自身独有的理论体系。

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与我们所接触到的现代运动学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什么解剖学,运动学,物理学,力学等等。现代运动在用这些科学原理进行讲解。而太极拳运动的理论体系和现代的科学运动体系不是一个东西。那么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是什么呢?

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是哲学体系,是一种思想指导行为的体系。

我们明白了这三个方面,并有了感悟,我们才会知道,我们打的拳是不是太极拳。否则,虽然你也在打套路,在练动作,但你打的真的不是太极拳。刚听到这样的解读,人们会感觉很模糊,甚至很迷茫。思维的转变的确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来分析一下,独特的特点在哪里?

邓一琳:太极拳是哲理拳


1. 太极拳运动是阴阳平衡的运动,而最为重要的是意识的平衡

康老师讲过10个拳式。基本上是每一个拳式的动作都是相对运动。如“单鞭”的行拳口诀:左手右手始相随,右手一圈左鞭伸,重心向左右腿沉,左右松开两头抻。过去可能只注意左弓步,只关注左手,不知右手在干什么。

又如“白鹤亮翅”的口诀:左手谷来右手峰,两臂相对运始终,重心移动两脚间,起落双展不懈松。

再如“倒卷肱”的行拳口诀:两臂倒卷肱旋转,手足随腰前后换。

身形端正无偏倚,退行连绵不间断。

什么叫平衡运动?两头相对运动。任何口诀中都有类似的语言。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平衡的运动。我们过去可能只做了一头,把另一头丢掉了。

但为什么又说更重要的是意识的平衡?过去虽然动作上也是在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在运行,但脑子里可能只关注了一个地方,没有去关注两头。意识的平衡是最关键的,所以太极拳里有一句话:练意不练力。过去的意识的确是出了许多问题的。就因为意识就不平衡,所以你的脑子关注不了两边,也控制不了两边。如果意识只控制了一边,总是关注一边,就产生了失衡,谈不上平衡了。

所以太极拳的训练,首先就是训练我们的意识,训练对意识的控制能力。意识的平衡导致行为的平衡,最后整个身体气血的运行也达到平衡。到那个时候,别人一动,是在失衡的状态,而我一动,处于平衡的状态,这时可就不一样了。所以最终太极拳技击上有这么一句话:以我之平衡破坏对方之平衡。因为我动起来,脑子关注所有的地方,而对方只关注到了一个地方,本身就是失衡的。

通过训练,我们会形成身体的自平衡能力。怪不得康老师看会员发来的视频,总会说:副手丢掉了。而我们现在也会看了,因为自己明白了,自然就会看了。

2. 太极运动是自然舒适状态下的运动

我们会员对此体会的更深刻。因为过去有不少的误区:如坐在凳子上打拳,身体不能起伏;甚至钻在桌子下练习,架子越低越好,等等。这样显示功夫好深啊!这样做,完全不是自然的状态。在十分勉强和别扭的状态下练习,居然还能做下来,身体一定在“强为”,在努力使自己保持平衡。且不说是否练坏了膝盖,仅就一个“强为”,就一定不是太极拳了!

要在自然舒适的状态下练习,最应该关注的是两个字:偏倚。偏:不正,倒了。倚:外表上好像摆正了,但那是靠别的力量才摆正的,不是自然状态下的摆正。要在不偏不倚的状态下行拳,才叫自然舒适,这叫中正。

过去看到很漂亮的太极拳表演,现在再一看,依然很漂亮,只不过可以称之为舞蹈,或者体操,但已经不是太极拳了。

邓一琳:太极拳是哲理拳


3. 太极拳运动是用意识调动和指挥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参与运动

通过这10个拳式,大家体会到了这一点。

如:倒卷肱,通过讲解,很多会员朋友才搞明白,原来是要倒卷大臂,大臂是主动区域,原来对大臂根本没有意识。

又如闪通背,看着是两手在张,实际上是两块儿背肌在倒转,从而领动了两手臂。

实际上,拳式中有许多地方看似手在动,实际上是其它地方是主动,周身参与了运动,从而又领动了四肢。

太极拳真的和其它运动不一样。它不是仅仅运动某一个或某两个地方,它是全身运动。而且不同的拳式,主动的地方也不同,有主动,有从动。所以我们训练的目的是意识对全身各部位的控制能力,不是仅仅打在手上。手,很灵活,说动就动。那么你能让你的身体的所有地方说动就动么?许许多多的人是肯本做不到的。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太极拳浑身是手。太极拳无处不是手。

4. 太极拳是哲理拳。正确的理论产生正确的意识

老一辈太极人早就说过:太极拳是文化拳,没文化学不了太极拳。对此,很多人不理解。难道没文化就打不出来那个架子?我刻苦模仿不行么?!和文化有什么关系?

通过这30期的学习,我们会员朋友一步一步逐渐深刻体会到了:太极拳是哲理拳,里面有许多的哲学道理。如果没有这个哲学道理的指导,这个拳打不对。因为,人就是这样的:意识指导行为。意识正确了,行为就正确;意识不正确,行为就不正确。那么,怎么产生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来源于正确的理论。

康老师通过10个拳式的讲解,把前辈的拳论,把其中的内涵告诉大家,使得大家在做这个拳式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正确的东西在指导自己的意识。正确的理论产生了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才会指导出正确的行为。这也应了一句话:“其理自现”。即我们的拳是体现这个理的工具,是指导这个拳的主宰。用理来指导这个拳,然后拳又体现出这个理。所以从你的拳架中就可以看出有没有正确的理论在指导你。理论与拳架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太极拳叫哲理拳。只有拳架,没有内涵,哪怕再漂亮,也不叫太极拳。

5. 太极拳运动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人体生命运动。

人们可能经常听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什么?因为太极拳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指导。在指导什么?在指导我们人体生命的运动。其中最重要的哲理是:天人合一。我们把自然规律运用在我们身上,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两者合为一体。这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状态。

太极拳不是仅仅练练四肢,它是在让我们的身体完全符合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使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健康,越来越长寿。所以当有人问你:你打的太极拳养生吗?实际上是在问:你打的是太极拳么?是太极拳,它就养生!

邓一琳:太极拳是哲理拳


后记

明白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运动方法、以及理论体系,深刻体会了太极运动何为意识平衡、何为自然舒适的状态、如何用意识调动全身运动,明白了为什么太极拳叫哲理拳,回去再进一步去复习这些理论与方法,理法合一去练习,我们的太极拳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感谢康老师精彩独特的讲解!

邓一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 邓一琳:太极拳是哲理拳
分享到: 更多 (0)

太极观真 以太极之理 观天下之事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