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太极观真
用身心感知世界

邓一琳:学习太极理论以来对拳架的自我修正

2013年开始知道北京太极山庄有一位康伟老师,他的一篇文章“上善若水见太极”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不仅仅是兴趣,而是兴奋。
文中对太极的论述使人耳目一新,心中赞叹:这是我所见到的最精辟的对太极拳的论述。随后在2014、2015、2016连续三年,我都报了理论研修班学习,知道了不少不同于常人的对太极理论的解读。但大讲堂仅仅相当于讲座,完全不同于系统的上课学习。若要真正钻研下去,必须踏踏实实地系统学习。于是在2016年的2月,我们在新乡市组织了一个20人的小班,用网络课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了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初级内容。
初级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太极六式基本功。此套功法是太极拳基本理论的一个载体。看似很容易、很简单的六个动作我们日日练习,还经过康老师们的5次面授纠错,从外形上看基本可以了,但仍不敢说已经完全掌握了。真正能把其中的规律溶于拳架中,怕还得一两年的时间。

康老师的理论并非他个人所创造,而是对太极先贤的定型理论的不同于他人的深刻解读。说深刻,是因为他本人在20 余年习练太极拳术不得其要领的茫然状态下,埋起头来刻苦钻研先贤的理论,并系统地学习了与太极拳息息相关的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生命圭旨等相关的书籍,并在自己身上不断地体验,先后又二十多年,埋头其中,历经彷徨、困惑、寂寞,终于拨云见日。

学习太极理论以来对拳架的自我修正


康老师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他吃透了理论(说他吃透,是因为他真正读懂了古文,这是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他的太极拳教学不像许多的太极老师那样用感觉来教拳,而是把感觉转化成了教具,用影像、用图解、用教具,用实物来讲解太极之理,并付诸于太极实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何为太极态?他用一个气球、一根书包带,就十分明了地解释清楚了何为太极态,何为松、何为紧、何为懈。使人一目了然,过目不忘。更难能可贵的是,康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分阶梯的,一级一级上。正如他言:决不能拿一套高中的教材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要一步一步来。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学习太极理论以来,对我个人拳架的影响。

一.太极态要贯穿行拳始终

从准备开始打拳了,平行开立步,就要准备好你的太极状态了。不懈,不紧,中正安舒,从头至脚,到手指尖。更重要的是,这个状态要像一根线一样,贯穿行拳始终。比如,如封似闭接十字手,我过去做完如封似闭,双手在接转下一式时,手指软榻下来。赵幼斌老师曾指出这是毛病。现在真正明白了:就是在这一刻手指懈了。

二.渐变原则在每式中的运用

在每个动作中,肩、肘、手、腰、胯、膝、足都在渐变。过去我对肩背几乎没有关注过,这次通过练习太极六式基本功的第一式,才真正开始关注肩膀的动静。而且腰部的动作也往往是一下子到位,没有特别注意到腰的转动也是要渐变的,要和手脚同时到位的。

三.和谐原则与一动无有不动

肩、肘、手、腰、胯、膝、足都在渐变了,但是否同时启动,同时结束?比如,很多时候,腿先到位了,而手还在运行;或腰早已不动了,而手脚还在动。要做到身体各部位的整体和谐,这就需要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距离长的,速度就要相对快一点;距离短的,速度相对要慢一点。康老师拿一把扇子作为道具,扇根、扇骨、扇沿,同时启动,同时到位,但扇根只动了一点点,扇沿走的路线最长,但三者花费的时间相同。例如单鞭式的右手变勾手向右后方拉,左手向正东方棚挒按,左手的速度明显要快于右手,因为要同时到位,而且腰和胯也要同时到位。这需要你用心意去感知这些各自不同的微变化。

四. 控制好三分之一位移

太极拳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平衡术。行拳走架首先要保持自身的平衡状态。根据太极图中所讲的规矩,两脚之间分成三等分,重心在中间的三分之一处移动,身体就可以保持自平衡。出了这个范围,重心易不稳。如果还能站得住,必有一腿 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从养生的角度已经不利;从技击的角度,被人牵拉,易失去平衡。如弓步时前脚尖超出膝盖,步子使劲儿迈大压低,对手从前边一拉你,你很容易失重。再如走虚步时,容易把重心完全压在后脚跟上,前脚几乎不负重,会感到后腿好累啊!而现在走所有的虚步,注意尾闾下垂线在两脚之间的后三分之一处,这样重心平稳,而且双腿都不累。包括海底针这样的拳式也是如此。

五.行拳走架中的俯仰伸缩与身体的起伏

自从开始学太极拳以来,就被灌输了这样的理念:身体保持一个高度打拳(扑步、金鸡独立等除外)。听说过还有头顶放一把尺子,一根绳子练拳的;甚至还有钻在桌子底下打拳的。我本人在练拳和教拳中也强调身体不要起伏,不要忽高忽低的,认为是拳艺不高的表现。但这次的理论学习颠覆了我的观念。陈鑫太极拳图说:不偏不倚,非行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若兼带俯仰伸缩法,规矩方为完全合一。康老师用三个大小不一的太极图,用一个圆规来说明,如何通过缩圈儿、放圈儿在行拳走架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如:单鞭接提手,双臂沉肩撤肘,右脚收至左腿侧时,重心微起(这是收圈儿),右脚前落时,重心微下落(这是放圈儿),这就有了身体的起伏。这在过去被认为是毛病。所有的步法转换,只要一动脚,就收圈儿;再一出步就放圈儿。原来走步要这样走!这样打拳是累不坏膝盖的。

六.脚下不用力蹬地

过去的概念是,脚下要意入地三尺,前腿弓,撑住,后腿蹬地之力向上传到手上。所谓“脚、腰、手”。现在不仅不用力蹬地,而且要逐渐地练到脚下有漂浮感,如同脚踏浮萍一般。就像郝为真所言,第一层功夫是如同在水底打拳,第二层功夫是如同在水中打拳,第三层功夫是如同在水面上打拳(非原话)。所以康老师一再强调,脚下不用力,浑身不用力,什么时候把脚打没了,你的功夫就出来了。

七.手臂要伸展到不用力的最大位置

过去打拳不知道要在规定的线路上尽量伸展手臂,还以为身备五弓,胳膊腿都要弯曲。看到傅清泉老师的拳架,还心想,手臂伸得这么直啊!赵幼斌老师也说过我,“打缩了,打抽了,伸不开了”。我还不大明白,心想,不应该弯曲么?现在明白了:全身所有的骨节之间要尽量地松开(松开不是用力绷紧),通过放松可以舒开骨节之间的韧带,这样便于筋膜之间气血的流通。在江澜老师(二水居士)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也是,让浑身的骨节都拉开,形成一定的间架结构,这个正确的间架结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承载力。所以太极先贤们教拳的第一步都是要求习练者先模仿好拳架。现在知道了道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虽然说从技击的意义上讲,将来这个拳架是最终要丢掉的,但在培养内气的过程中却是不可或缺的。要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拳架是要陪伴终生的。

八.忘掉手、忘掉脚,用上下肢的根节走拳架,最终用腰,用脊柱来行拳

过去的思想过多地关注手与脚。自从跟康老师学习理论以来,逐步地了解到要用上下肢的根节来练拳,也即肩与胯。这个练习的过程也如同认知过程一样,要一步一步来。先从上肢手臂开始,意念放在上臂上打拳。把上肢练松软之后,再练习下肢的放松。松是要一步步来的。康老师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从容易之处入手,一步步深入。初级班的学习学会了放松上肢,下一步就要系统地学习放松下肢了。只有真正地学会放松下肢了,才能说真正进入了太极拳的大道。至于用脊柱、百汇行拳,就是以后的事了。

九.注意动与动之间的转关

一动与一动,一式与一式之间的转换,即转关。要注意这个转关的形成是阴极自然生阳,阳极自然生阴,不是故意做作出来的。过去太过注意一个拳式的结束,还故意停顿一两秒钟,然后才开始下一动。还有些人在一式开始之际,故意往下蹲一下(或者说沉一下)。岂不知这是断点。如杨氏太极拳连续几个搂膝拗步之间的转换是最容易出现断续的地方。

康老师从理论的层面讲透了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在拳中的体现与操作。阴极了不能继续生阴,阳极了不能继续生阳。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就要自然生成新的阴阳平衡。连续的搂膝拗步是要追着对手打,在左搂膝定式时(即到了左极了),右手继续前推,冲开左脚外摆,右脚上步,从而形成新的圈儿。既连贯又合乎规律。而且还要注意到,所有的转关处相对都要慢一些,而且这个转关是自然生成的,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24式简化太极拳中的连续的搂膝拗步,许许多多的人至今仍在违背规律打拳,难怪许多人练坏了膝盖。)

十.腰胯在重心转换时的应用

往往看到有人在提收一脚时上身歪斜,撅臀,脚尖翘起,或重心不稳。这些都属于病态。

此次从杭州大讲堂回来,仔细回忆康老师讲的胯圈儿问题,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两胯左右前后的旋转形成了一个胯圈儿,由前后的竖胯收脚转接下一动时,要先把两胯变成相对平行的横胯,这样可以很容易提起一条腿。

十一 意念在初级行功架中的作用

老拳论上讲,用意不用力。但康老师讲,第一步还谈不上用意。先要练意。意,即意念,是指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练习太极拳,实际是一个练习懂劲儿的过程。懂谁的劲儿?先懂自己的劲儿,即七分知己的功夫。从一开始练拳,就要练习对自己身体内外的 认识。先认识外,即肢体,再认识内,即内能量系统。让你的大脑,即意识,与自己的身体搭起一条连线。先认识你的手,进而认识你的大臂,进而整条手臂,由点变成了线;再认识你的背,你的脚、踝、膝、胯,整条腿;再认识你的腰,脊柱。怎么个认识法?为什么要认识它?先感知到它的存在,继而问自己:它松了么?等到你认识了全身所有的部位,放松了所有的部位,你的内气就在逐渐地生成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内气的产生与肢体的放松是成正比的。你放松了一分,内气就会生成一分。你放松了20分,你的内气就生成了20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难怪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所以才说太极拳是内家拳,是在练你的脑子,练你的内能量系统。我们在做太极六式基本功的第一式“结露凝珠”时,一开始根本没有注意到肩,只是注意手。慢慢地注意到了整条手臂,最后在康老师的提醒下才注意到肩的起落,也要一直在渐变。

练意与体的连接是练拳第一阶段的事,是在练松。老老实实练意吧!没有这第一阶段,谈不上以后的练内,更谈不上各种各样的招式招法。

总而言之,放松了,舒展了,稳稳静静去走你的拳架,这是走在了习练真太极的正道上了。康老师讲,习拳是分阶段的。在这个阶段所学的东西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目的达到之后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此原来所强调的有些方法就要丢掉了,从而开始新的探索。所以说,学什么,丢什么。但最根本的规律是不能丢的。

这是我在此阶段学习理论习拳的感悟。请老师们、同好们批评指正。

邓一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 邓一琳:学习太极理论以来对拳架的自我修正
分享到: 更多 (0)

太极观真 以太极之理 观天下之事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