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太极观真
用身心感知世界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


 

那日与几位同好聊起习练太极拳的感悟及见第。大家对当今太极拳的状况颇有微词。对太极拳理论及先辈们太极功夫的神奇描述,也是颇多疑惑和不解。而我这个跟随田秀臣老师从学十几载的入室弟子,又相继得到李经悟、陈照奎、冯志强、李忠荫等太极拳名家悉心指导和教诲,自然成为众人探求解惑之交点。然而,这些深谙太极功法之真的老师们所具备的神奇功效,不亲身体验和感受,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的。而能感受这种真正太极功夫的神奇魅力,当下已经罕见于世了。

在学习和探索太极拳真谛的芸芸众生中,我是一个幸运者。在习练太极拳四十余载的历程中,我与这些太极拳大师们的机缘,是所有太极拳爱好者羡慕而无法比拟的。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1)

田秀臣老师解放前是个买卖人,在北京骡马市大街开办“王文通”笔墨庄。文革时期,造反派说他是资本家,受到批斗,并于1969年被赶回老家。后来田老师由于长期喷洒敌敌畏造成慢性中毒,得了肺气肿,总是咳嗽。70年代初,田老师回北京看病,并借此留在北京,重新开始教授太极拳。可田老师的户口还在农村老家。在70年代,没有户口,连口粮都无法解决。我父亲李灵光是田老师的学生,现在老师回来了,总不能看着老师连吃饭都成问题吧。于是我父亲找到田老师说:田老师,您的户口,我们帮着办。”

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父亲动用了各种关系,跑遍了相关的所有部门,真是费尽了周折。当时,田老师在北京没有收入,父亲又四处奔走为田老师选择教学场地,并组织学生们每人每月交5元钱的学费。解决老师的生活问题,为田老师准备好了一切。最终,田老师的户口也办下来了。田老师感动的说不出话。最后说了一句:你的儿子,我教他。

就这样,我有幸拜在田老师门下,成了他的入室弟子,得以与田老师朝夕相处。田老师一般教拳时说话很少。但对我却说的很多、很细。并经常让我摸遍他全身各个部位,体会劲路的走向和内劲的感觉,使我逐渐体悟到了太极内功的真实涵义,并对太极拳功夫有了真正的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初。陈发科老师的一些弟子们开始酝酿成立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在当时还没有人成立过类似的组织,都没有经验。大家又推举我父亲作为联络员,负责前期的组织和各种手续的办理,并负责与各位老师的联络事宜。好几次筹备会议都是在我家里开的。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冯志强、雷慕尼、李忠荫、陈照奎等各位太极拳名家。并直接向他们请教太极拳的技艺。李经悟老师那时在北戴河工作,经常到北京来。每次来京,我父亲都要把他请到我家吃饭。每次他来,总是要和我说上一两个小时的拳才走。

为了便于对外推广传抪陈式太极拳。尽可能还原陈发科老师的太极拳风貌。这些老师们每周四的上午都聚集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共同回忆和探讨陈发科老师的拳架特点和推手技法。这个聚会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让我得以有机会聆听老师们对陈发科老师太极功夫的精湛阐述。也有机会亲身感受和体验老师们各自独到的太极功夫。使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感悟。对太极拳的理论和功效的理解产生了覆复性的变化。而我对这些老师们太极功夫的亲身感受和体悟,是我一生难忘和不断探索的。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2)

1、陈照奎老师之“拿劲”

陈照奎老师在太极拳的拿法上独具一格。陈照奎老师拿人,不是象我们常见的拿人关节或以反关节制人,而是拿人的劲路和筋脉。被他的手接触上,很小的一个动作,被拿者好像周身被一根线串上一样,沿着这条线周身各处皆被拧紧,瞬间失去反抗能力而卷曲倒地。而且任何部位皆可拿人之劲,出神入化。碰者避之不及,即被拿住而无法解脱。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3)

2、李经悟老师之“浑厚”

李经悟老师曾说,练习太极拳把我所习的各种功夫进行了升华和浓缩。在习练太极拳之前,李经悟老师已经习练过其他的功夫,已经具备了较浑厚的功力。陈式太极拳的习练使其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状态。李老师经常强调中气要贯足,要饱满。与老师搭手,他的手轻轻地搭在任何部位上,立即会感觉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定住了。他不动,你想动都动不了。他的手随便向哪个方向动,你的重心就会完全无法控制的跟着他向哪个方向跑。他不动,你就又被定住动弹不得了。李经悟老师一般不发人,但你却无论如何也逃不出他那种无形的力量对你的控制。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4)

3、冯志强老师之“蓄发”

与冯志强老师推手,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其内劲具有极大的张力和压迫感。冯老师的蓄发可以做到在别人的身上完成。蓄势时你会感觉周身被一股力量迅速收紧了。而后这股力量会在你的体内忽然向某个方向爆发了。爆发之劲十分强大,而且其声随势而发,令人毛骨悚然。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5)

4、李忠荫老师之“轻灵”

李忠荫老师是个“文化人”,说话不多,文质彬彬。但对太极理论颇有研究,并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外人知之甚少。李忠荫老师尤善大履,并以“极轻灵”见常。李忠荫老师走大履,手脚极轻,两手不觉其有分量,两脚犹如飘在空中,无任何支撑之感。轻飘飘的往你面前一落。但只要他一落,你就是浑身不自在,怎么都站不住,好像人站在高高的悬崖边上,总是晃晃悠悠的。一阵轻风吹来,都会被吹倒的那种感觉。这种极灵极虚的感觉至今回想起来都是妙不可言的。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6)

5、田秀臣老师之“绵长”

记得老师们在来今雨轩整理和研究陈发科老师的拳技特点时,有许多地方大家争论的非常激烈。争执不下时,就来问田老师。田老师也不多说,只是把这个动作做一遍,大家看后就不争了。就以田老师的动作为准。大家公认田老师的动作是最像陈发科老师的。田老师生病以后就很少推手了。与田老师推手,其劲如其打拳一样,劲力绵长不断,如体内有一股水流绵绵流动。自始至终毫无断续之处,又如一堵绵软的墙,虽触之柔软,但毫无缝隙可入。


有幸得到这些老师们的教诲,并亲身体悟老师们的太极功夫,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老师们所体现出的太极功效各有偏重,各具自身的特点。但究其真实内涵,则都没有离开太极阴阳混一,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以内主外,内生外成这一太极运行的基本法则。都是混元一体的太极劲发之于外而作用的结果。在我四十余年的太极探索历程中,随着对太极理论不断深入的研究和自身功夫的不断精进。

对这些老师们太极功效的亲身感受,使我不断地开悟,把这些老师们的特点综合起来,就能真正认识太极功夫的全貌。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阴阳混一,什么是真正的离形得似,什么是真正的虚实变化,什么是真正的太极劲。才能知道传统的太极功夫的修炼方法和过程为什么与现代常见的太极拳习练有如此之大的差异。才能清楚真正的太极功夫修炼之路的如何走的,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先贤们发明太极拳的智慧和伟大。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图7)

今年十一,我有幸参加中华武术组织的《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的教学活动。届时,我将把我对老一辈太极名家的亲身感受和自身四十余载习练太极功法的粗浅体会,近距离的奉献给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并介绍一些老师们留下的练功方法和要点。为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北京太极山庄文化研究会研学总指导

                                          

李建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太极观真---用身心感知世界 » 追忆先师之教 探寻太极之真
分享到: 更多 (0)

太极观真 以太极之理 观天下之事

联系我们